野菜的功效好,很多人都知道,所以在他們野外游玩時看到稚嫩的野菜總會順手摘點回家食用,但是有時候有毒野菜混在可食用的野菜中不懂得分辨,造成食物中毒事情時常發生。那么野菜中毒怎么辦呢?下面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希望以下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吃野菜中毒怎么辦?
民間傳統采食的野菜,一般無毒或毒性很小。一旦誤采了有毒植物,吃后會有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腹痛和腹瀉等中毒癥狀。這時應立即停止食用,進行急救治療。急救的原則和目的為排除毒物和解毒。
催吐:可用手指或其他代用品觸及咽喉部,直至中毒者吐出清水為止。
導瀉:常用的導瀉劑有硫酸鎂和硫酸鈉,用量15~30克,加水200毫升,口服。
洗胃:最方便的可用肥皂或濃茶水洗胃,也可用2%碳酸氫鈉洗,此法亦能同時除去已到腸內的毒物,起到洗腸的作用。
解毒:在進行上述急救處理后,還應當對癥治療,服用解毒劑。最簡便的可吃生雞蛋清,生牛奶或用大蒜搗汁沖服。有條件的可服用通用解毒劑(活性炭4份,氧化鎂2份,鞣酸2份和水100份),其主要作用是吸附或中和生物堿、重金屬和酸類等毒物。
預防野菜中毒:別吃不認識的
專家指出即使是可食野菜,根據品種的不同,食用方法也不相同。一些季節性采摘的野菜,如黃花菜、蕨菜等,由于采摘時間短、數量多,可以用開水燙煮去毒后,曬成干菜長時間保存。
吃野菜最起碼要知道所食野菜有毒無毒,遇有不認識或難以辨別的野菜,切不可盲目采食。生長在路邊的野菜,容易受到汽車廢氣和生活污水的污染,不宜采食。生長在化工廠河邊或附近的野菜,因化工廠排放的廢水中有毒物質含量較高,也不要采摘。野菜能吸附空氣中的塵埃和固體懸浮物,再加上春季是蟲卵復生的季節,因此,山茅野菜應徹底洗燙后再食用。
野菜功效好,但是要學會分辨有毒不可食用與可食用的野菜,在食用時才能確保不會食物中毒。那么如需了解更多內容,請隨時關注網站更新哦。
野菜雖有營養 并非盡可食
哪些野菜可以做到時尚又抗癌呢